明代小说《金瓶梅》一书中,1两5钱银子可以买到一坛金华酒、两只烧鸭、两只鸡、一钱银子鲜鱼、一肘蹄子、二钱顶皮酥果馅饼儿、一钱银子的搽瓤卷儿。
西门庆的4两银子可以买到一口猪、一口羊、五六坛金华酒和香烛纸札、鸡鸭案酒之物。侯林儿在食荤小酒馆花了1分3钱银子,就可以买到四盘四碟佐餐菜肴、两壶时兴橄榄酒和三碗温面,这些饭菜足够两个大汉吃饱喝足。
这是书中饮食方面的价格。而书中的房子,分为“买”和“典”两种方式。读者也可以从侧面窥探当时银子的购买力。
常峙节那种过日子的普通民宅,“两层两间门面四间屋子”花了35两银子;更宽敞一些的民宅,比如西门庆笼络姘妇王六儿的房子,“四层两间门面”价值120两银子;再好一些的大宅子,比如花子虚在闹市区狮子街的宅院,“三层四间门面,三房一厨”价值250两。
武大郎和潘金莲凑了十数两银子,就可以在县门前楼典到一栋上下两层、有四间房间的小楼房居住,还带有两个干净卫生的院落。
虽然武大郎的房子是“典”的,形同“当”,而非“买——”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拥有房子的居住权(房主还要出钱赎回来);但是房子的位置实在是不错。
如果放在现在,按照县城一栋两层自建房的半价来典房,起码一下要拿出三四十万块钱现金。
而当时打工人的收入:木匠打一具棺材,需要5两银子。剃头匠给西门庆剃个头发,得5钱赏银(偶然所得)。一个干粗活的泥水匠,一天工资4分银子,在全工的情况下月入1两2钱银子。
西门庆生药店管账的傅伙计(县城高级打工人)月钱是2两银子。假如每月能存下一两银子,一年就能典到一处这样的房子。
明代小说《西游记》虽然是本神话志怪小说,讲的还是唐朝的故事,但作者作为明朝人,还是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明朝中期的社会情况。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下书中银子的购买力。
饮食方面:孙悟空假扮小妖从城里买回来8头猪和7只羊,一共15个牲口。猪银该16两,羊银该9两,一共需要25两银子。这样平均算下来,一头猪要2两银子,一头羊要1两3钱银子。
住宿方面:唐僧师徒在赵寡妇店打火。饭店给师徒四人提供的住宿套餐分别是:
第一等每人要5钱银子。五果五菜的筵席,狮仙斗糖桌面二位一张;请小娘儿来陪唱陪歇,连房钱在内。第二等每人要2钱银子。合盘桌儿,只是水果、热酒,筛来凭自家猜枚行令。第三等随便给几文铜钱。锅里有饭随便吃,吃饱了,拿个草儿随便找个地方打地铺睡觉。

来源于《西游记》
元末明初的小说《水浒传》一书中,里面的货币体系比较混乱,明确描写一两银子购买力是在吴用去石碣村找三阮兄弟的桥段。
四人在水阁酒店里要了四盘蔬菜和十斤牛肉、一桶酒,又借了店家的灶台和柴火煮熟了五六斤小鱼。这些饭菜足够四名大汉吃饱喝足。后来,他们又跟店家要了一瓮酒和一对大鸡,二十斤生熟牛肉。
所以,吴用的一两银子在乡下总共能买到三十斤生熟牛肉,两只大鸡,两桶酒和四盘菜蔬。
这些东西放现在,应该也值个五六百块钱?
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一书中,使用银子的地方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物价,又有房价的描述。
房子价格:诸葛天申三人在南京报恩寺租间寓所,供三人居住,每月需要2两银子的租金。杜少卿租了南京最贵的河景房,供一家老小居住,每月需要8两银子的租金。匡超人和妻子在杭州城中典了四间屋子,需要40两银子。
食物价格:一文钱一壶茶,两文钱一个没馅的烧饼,三文钱一个肉馒头,约五文钱一碟芦蒿炒豆腐干,六文钱一个猪肉包子,约七文钱一碟腊猪头肉,十六文钱一碗面。
而书中的工资是:周进在乡村小学当老师,年薪12两银子;除去一年的口粮,还剩不到5两银子。余大先生给人当一对一家教,年薪是40两银子。小茶馆老板日收入50余文,除去柴米,不剩多少;胡屠夫日收入近1钱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