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功安装威斯摩兰生产线到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从第一台捷达A2组装下线到实现完全本地化生产,作为中国首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一汽-大众以三十多年的高质量发展历程,不仅树立了行业标杆,更打造出中德合作的典范。如今在科技浪潮下,加速培育的新质生产力成为一汽-大众的核心驱动力。
近日,在国家数据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4年全国“数据赋能 乘数而上——汽车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上,一汽-大众凭借“车辆数据赋智后服务增长”项目脱颖而出,首次在该赛事中荣获一等奖。这是一汽-大众不断求新求变的缩影。
走进位于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汽-大众长春基地,工厂数字化转型正让包括仓储物流、生产制造、研发测试在内的众多环节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可追溯。
今年2月,E-lane³项目在长春基地智能立体仓储中心正式启动。零件需求按“链”生成,供应商按“链”供货,立体库按“链”存储,存储零件按“链”配送到生产线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十分顺畅。
作为汽车行业首个以“链”模式为基础的,既能敏捷响应客户需求又能极致精益生产物流成本的供应链物流数智化产品,E-lane³集结了一汽-大众在智能仓储物流、数字化创新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兼顾了供应链中“刚性”和“柔性”的需求。
与传统的自动化立体库相比,该项目大幅减少了巷道数量,仅利用3300平方米的面积,就满足了17000平方米的存储需求,实现面积优化80%的显著效果,突破性实现了在小空间里解决大问题。
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物流规划部部长陈众源说,E-lane³等数字化项目不仅推动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等实现生产柔性化升级,还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缩短了订车交付周期,进一步丰富个性定制选择,能够在更短时间内满足终端用户更多元化需求。
在科技研发和质量安全方面,一汽-大众同样展现了卓越的实力。2023年10月18日,该公司在长春农安试验场举行了整车动态防腐试验中心的揭牌仪式。这一举措完善了公司在整车试验研发能力上的布局,使其能够全面进行各项整车耐久性测试。
此外,一汽-大众正在积极筹备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通过升级改造和全新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满足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测试需求的测试场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0月15日,一汽-大众发布《2022/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从战略、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系统回顾了过去两年一汽-大众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管理、布局、行动和成效。自2010年起,一汽-大众每两年发布一期《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也是一汽-大众第七次持续发布报告。
一汽-大众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潘占福表示:“一汽-大众肩承产业使命,在中德双方股东的战略指引下,加速‘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以高效、稳健的企业经营,科学、良性的人才培养,绿色、智慧的生产制造,低碳、高品质的汽车产品,回应各方的关切,让自身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产业的变革同频共振。”
秉承“2025战略”,一汽-大众主动谋划,聚焦高质量发展,谋求企业与用户、员工、产业链以及社会多方的共创共赢,在新能源转型和数字化治理等方面稳中求快、笃行向前、全面发力,引领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