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全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12%,提前一年完成北京市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三年实施方案目标,这是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24)》披露的数据。
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绩亮眼: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同比增长超9%;上市企业46家,总市值约4.3万亿元;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36家,占全国超半数;社会融资规模全国领先,前三季度社会融资约320亿元,同比增长84%;备案大模型94款,占全国约四成。
根据白皮书,在技术创新方面,北京在通用大模型等主流技术路线上持续布局,部分成果可对标国际水平,在类脑智能、光电计算等颠覆性技术路线上开展探索,抢抓人工智能下一代发展趋势。在应用落地方面,国家级法律大模型创新平台即将落地北京,文化、医疗、公共服务、金融等行业都在紧锣密鼓开展人工智能试点。
算力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浪潮集团、阿里云,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以及中国移动暨智算芯片OISA高速互联推委会、高通量以太网联盟等参与单位,共同为超节点算力集群创新联合体揭牌,标志着北京正式启动打造国产高性能算力互连集群的“北京方案”。
据悉,超节点算力集群创新联合体是北京市解决当前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运力不足”问题的重要探索,是围绕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系统性布局的重要一环。超节点算力集群颠覆了传统单机八卡服务器的新型算力组网形态,伴随大模型向万亿参数演进,进一步推动底层智算基础设施升级。超节点算力集群创新联合体将以“北京人工智能算力互连创新中心”为依托,充分发挥创新联合体组织机制优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开展集群式技术攻关,面向产业需求,推出新产品,打造新业务,形成新生态。
中国人工智能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及海淀区政府支持。大会围绕具身智能、端侧模型、科学智能、世界模型和空间智能等热点话题举办7个主旨演讲、1场尖峰对话、18场专题论坛,聚焦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十余名中外院士、百余位产学研专家现场分享从技术研究到产业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