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16日,我和高中同学在成都西门欧罗巴度假村的茶馆聚会。我们都是成都市第三中学的高中同学,1974年毕业,大多数同学都下过农村,彼此的命运也各有不同,有的读了大学,有的去了部队,有的做生意,有的是干部,有的在国外……同学们平时也不常见面,我回国也是大家见面的由头。那个时候我在美国教书,一般不愿意因为我回来大家为我专门聚会。但是有好朋友听说我回来了,所以也通知了其他同学,大家就很高兴能聚一聚。还是老规矩,先找一家茶馆喝茶聊天。老同学相见,自然是天南海北地聊,但免不了怀旧,也勾起了我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回忆。
高中时期的记忆
其实我初中也是在那里读的。“文革”开始的时候,我在商业场小学上三年级,然后就是所谓“停课闹革命”。复课不久就进入了初中,应该是说小学只读了一半。我学习努力,特别是最后一年,因为当时说得很清楚,要根据成绩来决定是否能进入高中。在1972年的夏天,我焦急地等待录取的通知,但是通知始终没有来。后来我父亲去学校查询才被告知,由于父亲单位提供的政审没有过关,所以没有被录取。我虽然在初中毕业的时候,成绩是班上的前几名,竟然进高中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这件事情对我打击很大。我那个时候是很腼腆的,甚至觉得无脸出门见人,特别是害怕见到过去的同学,更不要说去学校争取读书的权利了。我父亲几乎每天都到成都三中,为这件事情进行交涉。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我真是非常软弱。其实我从小就比较腼腆,比如说我母亲叫我去办公室找父亲,如果父亲在开会,我就不敢在门口叫。父亲还为此说过我。
当时我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父亲身上,他义不容辞地为我的入学权利奔走,记得还跑了好些有关单位申诉。最后由父亲的单位省文联出了证明,我父亲政治上没有问题。这样才得以进入高中。记得我入学的时候,大概已经开学一两个月了。其实我这种情况,也不是特例,记得我班另外两位成绩好的学生,与我也有类似的经历。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情,对我的父亲都是充满着感激。我一直认为高中那几年是我人生的一个大转折,高中之前基本上是懵懵懂懂的,我对知识的追求和性格的形成,几乎都是在高中阶段。如果当时没有我父亲的奔走和努力,这个高中是肯定上不成的;如果没有上高中,很可能在改革开放以后我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机会再考入大学,我一生的道路可能会和今天完全不同。
在高中期间,我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玩,一起背唐诗宋词,并且传阅当时被禁止的书籍,一起用我家的老式唱机听古典音乐。我们这几个好朋友都是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一位的父亲是宣传部门的领导,母亲是报社的记者;一位的父母都是医生;一位的父母都是机关单位的领导。我想我对文学的爱好,是和我们这几个朋友相互的影响所分不开的。
我对写作的兴趣,也是从高中开始的。其实我从小就把我的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都贡献给了绘画,从来没有想到以后我的职业和写作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其实我不觉得我在中学时代十分爱好写作,但是我记得,初中的时候写了一篇作文,我的语文老师不相信是我写的,说我是抄来的。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姓石,记得毕业于南京大学,也是班主任,似乎看出来我在写作方面还有点特长。一次全班到龙泉驿劳动一个月,在那期间年级会定期出油印的小报,报道劳动的一些新闻和故事。石老师要我做通讯员,定期地写报道。那些油印在纸上的短报道,可能就是我最早“出版”的作品吧。
打麻将
欧罗巴是茶馆、饭馆、卡拉OK厅一体的娱乐场所,玩耍、喝茶、吃饭都是一条龙服务。高中同学聚会,选择在此地,原想这里有空调,舒服一点,但不想这里上午停电,直至下午4点电来后,空调才启动,便凉快起来。我们每人出40元,茶饭麻将玩一天。这里环境不错,有亭台、水池、草地等。
茶厅是一长形大厅,靠窗有隔间,都有客人在打麻将。我们二十余人把几个方桌拼在一起,围在一起喝茶聊天,也就是成都人常说的“谈茶”。然后一些人四个一桌开始打麻将,一般是10元输赢,也有赌注是5元。我在一旁观察他们的打法和牌的叫法,麻将有各种打法,同学说他们玩的这种是目前成都最通常、最简单的。
有一位同学在成都禽蛋公司当采购,经常在茶馆里谈业务。他说在茶楼上午一般没多少生意,下午打麻将开始,因此茶楼一天分三个时段:下午(中午12点-傍晚6点)、晚上(6点-午夜12点)、通宵(午夜12点-次日早上6点或8点),按段收钱。
还有一种称“业务麻将”,主人把想拉的关系户请到茶楼打麻将,有意把钱输给关系户。
据另一位同学称,现在成都平民的生活可概括为一段顺口溜:
打点小麻将,
吃点麻辣烫,
喝点跟斗酒,
看点歪录相。
所谓跟斗酒,就是廉价的酒,喝了容易醉;所谓“歪录相”,就是黄色录像,不过有些人仍然甘愿冒点小风险,得到一些感官的刺激。这种段子在人们中间流传很广,所要表达的,就是成都小市民日常生活的随意。他们没有多少钱,但是也能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随遇而安。当然,这里也包含着一种自我调侃,其中难免有夸张的成分。无非反映的是一部分人的一部分生活,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有多个面向,不可能是一段顺口溜就能完全表达的,但是这个顺口溜可以告诉我们很多成都人日常生活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