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化地戏形成于清朝雍正年间,主要流行于关岭自治县坡贡镇凡化村,是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民间戏剧,演员都是当地的农民,其由来与屯堡人的生产生活有关,属于屯堡地戏的分支,也是屯堡文化的延续,于2015年被列入贵州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凡化地戏
清代雍正年间,凡化村陈、王、杨几大姓氏的先辈从天龙屯堡周边迁居至关岭,定居于凡化,同时也将屯堡地戏带到了这里,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经过一代又一代“凡化人”的接续传承,形成了融合腔、调、唱、念、做、打、舞、演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的凡化地戏;表演时,演员头顶面具、面罩、青纱,背插小旗,手持刀枪等兵器,在铿锵的锣、鼓、钵的伴奏声中相互唱和舞打,场面非常热烈。
凡化地戏表演
“凡化地戏在旌旗、服饰、脸谱上均有讲究,且以武戏为主,文戏为辅,演绎武戏时,动作大,力道重,所以在服饰上增加了护膝,还把原先的大袖包了起来,方便表演。”今年42岁的王秀双是凡化村村委会副主任,是凡化地戏新一代的传承人,也是凡化地戏队的队员。他告诉记者,凡化地戏源于屯堡地戏,但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其唱腔、动作、说词、鼓点,以及戴脸谱的位置和服饰都有别于如今的屯堡地戏。
凡化地戏表演
凡化地戏分为两堂戏,一堂为楚汉争霸,主要演绎秦汉交接之间,刘邦与项羽逐鹿天下的交锋;一堂为唐宋争锋,主要演绎宋太祖赵匡胤征南唐的故事,两堂戏各自有4本书。在演绎时,要根据演员的身形、嗓音、性格来搭配地戏中的角色,使其更符合历史人物的形象。
年过古稀的陈世泽是凡化地戏的第十五代传承人,他自16岁起便学戏、演戏,与地戏结下了不解之缘,这60多年来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凡化地戏的“接棒者”。
“凡化地戏有四个标准,所唱音调要整齐、动作要整齐、步伐要整齐、要与鼓点配合密切,达到了这四个标准才能上台唱戏。”陈世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唱好一台戏,只有不停地练习,希望后辈能够把凡化地戏带上更大的舞台。
凡化村地戏文化传承馆
为了更好地传承、学习、宣传凡化地戏,凡化村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150万元的帮扶支持,将闲置多年的老凡化小学旧址改造成为凡化村地戏文化传承馆,能够开展研学、观摩等活动,让更多的人可以深入了解凡化地戏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艺术特点以及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切身感受地戏文化的源远流长。
2023年3月,关岭自治县在凡化村举办了首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凡化地戏艺术节,来自安顺各地及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10余支地戏队齐聚一堂展演、交流;2024年3月,该县第二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凡化地戏艺术节如期而至,各地地戏队再一次来到凡化村。
关岭第二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凡化地戏艺术节现场
如今,每逢县、镇、村举办相关文艺活动时,凡化地戏都是不可或缺的表演节目之一,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凡化地戏艺术节也同样成为了关岭自治县又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